用AI深拓“数智质检”,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助力怡合达实现“零缺陷产品制造”
过去制造业的质检环节中,工人师傅们仅凭借一双“火眼金睛”,辅以经验和直觉,就能为产品出厂把好“最后一道关”。
现如今,这种依赖人力的质量把控方式正在落伍。生产线制造品类逐渐庞杂、质检数量几何级递增、小批量交付越来越快等全新的业务要求,让人工质检即使开启了人海战术,也难以自如转圜。精力疲劳所带来的漏检等高错误率、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质检不够灵活且效率低下等问题,让企业亟需寻找一条更加高效和经济的新路,用以突破传统人工质检的困境。
面对这一局面,由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东莞数字集团”)建设的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在依托华为云的技术能力,逐步构建并测试“怡合达质检行为检测平台”,上线后将以“AI质检”的方式,助力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怡合达”)打开数智化质量管控的新局面。
面临多重业务挑战,传统人工质检正在“退流行”
成立于2010年的怡合达是一家专业从事自动化零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为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提供一站式供应的企业,整体业务覆盖标准设定、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平台化运营等多个领域。近些年来,怡合达以信息和数字化为底层驱动,致力于为自动化设备行业提供高品质、低成本、短交期的自动化零部件产品,最终推动自动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态革新。
在近些年的业务发展过程中,怡合达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的生产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此同时,这种变化也让传统的人工质检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
首先,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怡合达所生产的FA零部件,其SKU(最小存货单位)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SKU数已经超过230余万个,涵盖196个大类、4,437个小类,同时怡合达不断拓展业务版图,目前可支持非标来图定制、以及可按需求进行新产品的开发,显而易见,未来的SKU数量水平将进一步抬升,这给质检带来了不断加码的工作量。
其次,自动化设备越来越长尾化的零部件需求,让生产交付整体更加趋向小批量、多批次、交期短的业务节奏,这又给质检的完成效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此外,标准作业动作随着工件种类、机台类型、仪器仪表、测量方法、检验策略的不同,存在多种组合变化的可能性,这让质检动作进一步繁杂,质检工作时常需要面对突发状况的考验。
然而,传统制造质检环节通常由机台操作人员自检或互检完成。出于人为因素,员工可能存在漏检、操作不规范、量具使用不当等质量管控的问题。这将导致生产出来的不良货品流出到后续经营环节,给企业增加不小的返工成本和质量风险。
传统人工质检的短板,往往会影响一家企业的产品良率。因此,企业亟需一种更加智能、可靠的质检及管理方式,确保生产流程的标准化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AI质检“开天眼”,为“零缺陷产品”提供质量把关新范式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怡合达产品质检的难题,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基于华为云在云服务、AI算力、AI开发平台和大模型算法服务上的坚实能力,为怡合达搭建了一个“质检行为规范检测平台”,致力扫除原有人工质检过程中工序不规范、员工质检行为监督不到位等藩篱。
在第一阶段的POC(验证性测试)中,怡合达质检行为规范检测平台借助华为云“云+AI”的底座能力,采用“云-边-端”协同的逻辑架构,并通过AI行为识别技术,能够对生产工人的质检工序、量具使用、安全规范等质检动作进行视频流标注训练,并同步构建一套标准操作流程(SOP)模型,从而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质量损失。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AI行为识别能够在SOP规范的基础上,反复训练AI模型,用以精准识别员工的质检动作是否符合标准,当发现漏检或不规范操作时,可通过实时监控与报警机制立即提醒,减少不良品的流出。此外,通过AI可对员工规范操作的自觉性实施监测,提升员工的质检意识,长期来看可进一步减少漏检或操作不当等人为失误,提升整体良品率。
怡合达方面称,平台上线之后将显著提升质检管理效率和及时性,初步估算将减少约30%的管理成本,产品整体缺陷检测将实现“零疏漏”。
现如今,随着AI技术的深入应用,制造业的质检方式正从传统人工向智能化、自动化转变。在华为云AI质检解决方案的加持下,企业不仅可以在产品生产质量关处真正破局,而且能够形成一套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管理体系,全面推动企业数智化转型。未来可以预见,AI质检将在更多的行业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助力更多像怡合达这样的传统制造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精益生产的目标。
来源:网易新闻
更多推荐
所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