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东思电子作为一家专注于电子制造领域的企业,其生产流程对环境条件(如温湿度、洁净度)具有高度依赖性。这些环境参数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生产稳定性以及合规性要求。随着电子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客户对生产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提出了更高标准,许多国际客户甚至将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性与准确性作为验厂审核的核心指标之一。然而,东思电子目前的环境数据采集方式仍依赖于传统人工操作,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数据即时性、准确性和自动化管理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亟需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环境监测的智能化水平,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并保障订单合作的可持续性。

二、专家服务团队介绍

松山湖开发者村创新中心围绕项目需求,组建企业服务、项目交付为一体的专家服务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以下为专家团队介绍:

企业服务专家:丁德龙、张凡、蔡春福、陈伟

项目交付团队:华为云专家服务团队

三、企业简介

东莞市东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新型电子元器件和厚膜混合集成电路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主营产品包括汽车传感器核心元器件、LED陶瓷散热基板、电动工具厚膜调速电路、激光打印机陶瓷加热元件、新型厚膜电子元器件等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 照明、电动工具、家电等多个领域。

 

四、开发者村专家服务价值呈现

在东思电子环境监测平台的落地过程中,松山湖“开发者村”专家服务提供了远超传统软硬件交付的核心价值,其贡献贯穿于项目从设计、开发到上线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加速器和稳定器。

专家服务实现了技术与业务场景的精准、高效融合。环境监测看似简单,但实际涉及到工业协议解析、传感器选型与接入、海量时序数据处理、实时预警逻辑设定等复杂技术挑战。开发者村的工业物联网专家和云原生架构师深入生产一线,在短时间内精准洞察了东思电子的真实业务痛点,并非简单地提供标准产品,而是基于华为云IoTDA、DLI、DWS等PaaS服务,为其量身定制了高可用、可扩展的平台架构。专家们将最佳实践代码化、模块化,极大地缩短了开发周期,避免了企业团队自身“从零摸索”的时间成本和高昂试错风险,确保了解决方案既能快速上线,又能精准解决“数据不及时、失真”的核心痛点。

专家服务提供了端到端的赋能与知识转移,为东思电子打造了可持续发展的数字能力。本项目不仅是交付一个平台,更是一次深入的团队赋能。开发者村专家通过“手把手”的协同开发、技术 workshops 和代码评审,将先进的云原生开发、运维理念和IoT技术沉淀至东思电子团队内部。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显著提升了企业自身技术团队的能力水平,使他们从传统的运维人员转变为能够自主运维、迭代和开发新应用的数字化人才。这意味着未来东思电子在扩展监测点或增加新的监测指标时,将具备更高的自主权和控制力,降低了长期对外部支持的依赖,实现了真正的数字主权。

五、需求痛点

东思电子在环境监测方面主要面临以下几大痛点:

第一,温湿度和洁净度数据依赖人工定时现场测量并手写记录,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极易因人为疏忽导致数据误差,例如误读、漏记或笔误等问题,严重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二,数据采集的及时性较差,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与异常响应,一旦环境参数超出允许范围,不能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和干预,可能造成批次产品质量问题甚至生产线停摆。

第三,数据传递和存档过程存在失真风险,手工记录需多次转录和整理,进一步放大误差,使得数据难以用于深度分析和过程优化。

第四,这种落后的数据管理方式无法满足客户验厂时对数据实时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曾因数据不规范而丢失重要订单,对企业市场拓展和声誉造成实质性损害。

六、解决方案

华为云基于IOT+云原生技术为东思电子构建了一套智能化环境监测平台,有效解决了其在数据采集和管理中的痛点。该平台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采集温湿度、洁净度等关键指标数据,并上传至云端进行统一管理和分析。用户可灵活自定义参数阈值,平台支持温湿度上下限自动预警及洁净度下限预警,一旦数据异常即刻触发现场蜂鸣报警,实现快速响应和干预,大幅提升环境控制的精确性和时效性。同时,系统提供可视化大屏看板,实时展示各监测点数据动态,方便管理人员全局掌控生产环境状态。所有数据均自动记录和存储,具备完整的可追溯性,并支持按权限导出报表,彻底避免了人工操作导致的误差和延迟。这一解决方案不仅满足了客户验厂对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的严格要求,也为东思电子奠定了数字化管理的基础,助力其提升生产质量与市场竞争力。

 

七、项目价值呈现

本项目通过华为云与东思电子的紧密合作,成功构建了一套智能化环境监测平台,其价值远不止于技术平台的交付,更体现在为企业带来的全方位、可量化的运营优化与战略提升。具体价值呈现如下:

1、 运营效率显著提升,实现降本增效

  • 项目最直接的价值是实现了生产运营(OT)的自动化与数字化彻底告别了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的人工抄表模式。
  • 减少OT人力时间投入:通过7x24小时自动数据采集与记录,将一线人员从繁琐、重复的定时巡检与手工录入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投入到价值更高的生产保障与工艺优化工作中,直接降低了人力成本。
  • 数据需求响应时间减少60%:以往需要人工翻阅纸质记录、汇总整理Excel表格来响应客户验厂或内部审计的数据需求,过程往往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现在,有权限的管理者可在平台上一键导出标准化、可信的数据报告,响应时间缩短超过一半,极大提升了组织协同效率。

2、 数据质量与决策可靠性根本性改善

  • 项目精准攻克了此前“数据不及时、不准确”的核心痛点,为质量管控与科学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石。
  • 数据及时性提高至85%:数据从数小时甚至数天后的延迟记录,转变为近实时的秒级更新高达85%的指标可被即时捕捉与呈现,使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洞察生产环境状态,实现了从“事后追溯”到“事中干预”的飞跃。
  • 数据准确性整体提升50%:完全消除了因人工误读、笔误、抄录遗漏等导致的数据失真问题。数据从采集、传输到存储的全流程自动化,保证了数据的原始性、一致性与可追溯性,为产品质量分析、工艺改进提供了高度可信的数据依据。

 

八、后续规划

本项目的第一阶段成功实现了环境数据的“可视、可警、可查,奠定了数字化基础。后续规划将围绕可控、可析、可预测这三个方向继续延伸。将目前的重点产线监测点扩展至整个厂区,包括仓库、实验室、包材区等所有对环境敏感的区域,构建全覆盖的物联网监测网络,消除质量盲区;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将环境数据与生产批次良品率进行关联性分析,精准定位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境阈值,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洞察;基于空调、风机等设备的运行时长和环境数据趋势,构建模型预测设备潜在故障风险,提前生成维护工单,变被动维修预测性维护”,避免非计划停机。

后续规划的实施将使东思电子的环境管理从被动响应走向主动预防,最终达到智能自治的水平。这不仅将持续降低运营成本、保障产品质量,更将把环境数据转化为驱动生产优化和业务创新的核心资产,助力东思电子成为行业内数字化、智能制造的灯塔”工厂

Logo

助力广东及东莞地区开发者,代码托管、在线学习与竞赛、技术交流与分享、资源共享、职业发展,成为松山湖开发者首选的工作与学习平台

更多推荐